用户评价: 0 / 5

减星减星减星减星减星
 

http://www.slate.com/articles/double_x/doublex/2012/06/gay_parents_are_they_really_no_different_.1.html

酷儿父母-由父母或同性恋双亲抚育子女并无分别?

Mark Regnerushttp://www.slate.com/authors.mark_regnerus.html

另参William Saletan有关同性恋双亲研究文章http://www.slate.com/articles/health_and_science/human_nature/2012/06/new_family_structures_study_is_gay_parenthood_bad_or_is_gay_marriage_good_.html

婚姻平权讨论引申出来、长期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于抚养孩子。各界人士并父母都关注、甚或忧虑,究竟由男或女同性恋双亲抚养的孩子会否「与别不同」。这里所说的「不同」,是指大致上出现的明显差异,非个别异常例子。家庭学者尤其关注独特的家庭互动模式会否影响孩子,相关因素诸如家长数目与性别,与孩子是否有血缘关系,和孩子经历的「家庭过渡」因素。

直到最近,一直以来,大部分家庭学者都认为(并公开称),已婚父母养育亲生子女的家庭,对社会最有利;此乃相对于单亲妈妈、同居配偶、养父母、父母离异,还有男或女同性恋双亲的情况而言。此看法至最近才变调。举例说,社会学家Sara McLanahan与Gary Sandefur于1994年出版的著作《与单亲父母共处》(Growing up with A Single Parent)(http://rcm.amazon.com/e/cm?lt1=_blank&bc1=000000&IS2=1&bg1=FFFFFF&fc1=000000&lc1=0000FF&t=slatmaga-20&o=1&p=8&l=as4&m=amazon&f=ifr&ref=ss_til&asins=0674364082)里写道:「若要我们设立一种制度,确保能满足孩子基本需要,结果应该是,双亲共在模式最理想。」一般认为其他家庭结构均有缺点-甚至缺憾;在学业成绩、行为问题、情绪健康等范畴上,未必最利孩子。当然,我们许多人或许引相关个人经历为例,指情况未必如此,但社会科学对这方面看法仍相当清晰-父母双存的孩子其表现,用电台节目主持人Garrison Keillor的惯用语说:「一般超越平均水平」。继父母与单亲妈妈应该早已习惯旁人说,在这种情况下育儿不易,男或女同性恋双亲亦如是。

但对同性恋双亲,言论开始易转。一切始于2001年《美国社会学报》发表一篇论,里面提到,尽管同性与异性配偶家庭下长大的小孩表现,在某些方面似乎有异,但两者差异却不如学者想象般大,而部分差异-如倾向同性爱实验-在目下这个已启蒙时代不应再被视为缺点。从那时起,「由同性恋双亲抚养的子女与一般孩子『无异』」之说渐成主流看法,常见于各项研究报告听证会供辞学术文章-还有浩如烟海的电邮与面书辩论里,一切皆源于那篇文章。

十年后,说法又改变了,现在论者更进一步说,同性双亲子女似乎较异性双亲的子女更优胜。一项后设研究指,「非异性恋」双亲与子女关系一般较异性恋双亲更佳;而在同性配偶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无论在认知发展、心理调适、性别认同方面都与一般孩子无异。又有说女同性恋者家庭中性虐个案数字为零,此说一出,即让大肆宣扬。类似说法引出另一篇关于性别与育儿的评论文章,于2010年出版,社会学家朱迪思·史黛丝与蒂姆·比布拉兹公开说:

若只论已出版科学论文言,可以说,女女双亲模式更胜一男一女,或最少更胜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女同性恋配偶较已婚异性亲生父母在好几方面的表现都较佳,尽管她们的实质结婚权利被否定。

事情被视为定调。事实上对心理学家而言,上述说法已属旧闻,因为2005年,美国心理学联会曾就男或女同性双亲发表简论:「没一项研究发现,男或女同性恋双亲子女表现逊于异性恋双亲子女。」从那时起。

关于男或女同性恋双亲与传统家庭模式比较的学术论说,可谓快速发展,从前人人皆知在这种情况下育儿别具挑战,到后来认为两者「并无二致」,再到「优于传统父母双存的家庭」,老实说,其发展之快实在惹人怀疑。科学真理鲜有在十年间完全颠覆的。相比起来,关于领养的研究(不少同性恋者用此方法得子,当然异性恋配偶用此方法者更多),即一直显示领养与亲生孩子表现大相径庭。相同结果一再出现,且两者间差异明显,以至研究领养的专家强调,无论准养父母、或办理儿童与青少年领养服务的医生和福利人员,都「必须知道有差别」。这实堪研究同性双亲的社会科学家借镜,以免固步自封。因为许多同性恋伴侣都藉领养而得子女。

然而同性恋配偶子女中,为其中一人亲生子女者仍占多数。此结果源于新家庭结构研究(New Family Structures Studyhttp://www.prc.utexas.edu/nfss),NFSS),相关论文http://dx.doi.org/10.1016/j.ssresearch.2012.03.009)见《社会科学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arch)7月号。同工研究员和我不希望倚赖小样本、或单靠人口调查数据来辨别家居性取向,于是随机抽样逾15,000名18至35岁美国人,调查他们的亲生父或母中,有否其中一人曾与同性相恋。我知道一次同性恋爱经验,不足以将人界定为同性恋者;但我们的研究团队不会花精神处理复杂的性别认同政治问题,只集中以同性行为作根据。

是次调查结果,令人质疑「同性恋双亲子女与一般人并无二致」之说,最少已成年、并搬离双亲家的子女并非如是。我们给研究对象进行40项评估,生母曾与同性恋爱者,在其中25项中所得分数均异于父母双存、家庭环境稳定的子女,却更接近异性配偶继父母、及单亲家庭。就算同时考虑年龄、种族、性别,或年少时是否曾遭欺凌,居住地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等因素,并加以调适控制后,此组别受访者在整体上仍较多失业、较不健康、更抑郁、更容易对伴侣不忠、更多抽大麻、犯法、男与女性伴较多、曾受性侵者亦较多,最重要的是,对童年家庭生活的回忆较负面。为何两者差别如此大?基于数据并非为找出直接原因设置,我只提出相关观察。值得留意的是,同性双亲的成年子女有个特点,就是家庭不稳定,且出现此情况者众。亲生父亲曾有同性恋关系的子女情况好一点,但一般不会与父亲同住太久,成年子女与父亲的配偶同住一定不会超过三年。

为何是项研究,与早前其他研究结果差别如此大?为何光一项研究,即在多方面有如此不同结果?基本上理由只有一个-研究方法较佳。要评估同性双亲子女情况,必须谨慎选取研究方法,并从人口随机抽样;但此范畴学者鲜会这样做,部分原因大概是,难以在庞大人口中随机找出小众作调查。因此,学者通常会以非随机方式选取小群作对象,做「方便」研究,此类对象多数是白人、曾受高等教育的女同性恋双亲;而且在调查、收集大量相关数据的时候,让参加者知道,自己正在参与某个重要研究,可能影响群体政治利益,情况即近「霍桑效应」(Hawthorn Effect)(http://en.wikipedia.org/wiki/Hawthorne_effect)。如此环境不利于收集准确、无偏颇的数据(不少研究员也提到相关困难,应记一功)。笔者并非说早前研究都不值一提,但样本小而非随机抽样的研究不能作准,尤其研究课题举足轻重,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

为能以更佳科学方法验证「两者并无二致」之说,新家庭结构研究从美国青成年人口作纵向随机抽样,这是在全国人口普查外,第二大以全国人口为基础的数据类别,对象为亲生父或母曾发展同性恋者。调查问及受访对象成长期、并目前生活情况。先简单问及,其亲生父或母是否曾发展同性恋关系,受访者中有175人答母亲曾有,73人答父亲曾有,数字明显多于同区典型研究。然后我们访问http://www.prc.utexas.edu/nfss/documents/NFSS-Survey-Instrument.pdf)全部此类受访者(并从其他类别随机抽样访问),问及其个人生活状况与关系,并对成长期家庭生活的回忆。结果与上述说法大相径庭。举例说,在生母曾发展同性恋的成年子女中,有28%失业;由亲生父母抚养者失业比率则为8%。在已婚或同居关系外曾另寻性伴者,前者中有40%,后者13%。最近或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图解决焦虑、抑郁、或人际关系问题者,前者中有19%,后者8%。这仅为上述提及25项差异里其中三项。

我们知道家庭形态若能稳定持久,对孩子的影响-不论长期或短期-总是乐观的,可惜发展同性恋关系者家庭鲜能稳定。在受访者中,生母曾发展同性恋关系者,曾接受寄养者也最多(占14%,样本其余组别比率仅为2%);其中40%曾由(外)祖父母照顾(其余组别为10%);19%于18岁前曾独居(其余组别为4%)。事实上,生母曾发展同性恋关系者中,在18岁前一直与母亲及其同性伴侣同住者少于2%。

当然同性双亲中也有堪表扬的,即如扎克.沃什的双亲,就把孩子教养得很好,现在子女已经成人。但笔者相信这绝非易事,而社会支持只是不过不失。数据里当然也有像扎克等成功个案,可是实在不多。家庭稳定是关键,可惜并不常见。

是项研究当然亦有其限制。我们想尽可能访问完好的男或女同性恋者家庭,但所能找到对象数目少于预期;尽管今天公众对婚姻平权已相当开放。我们试过找,但不容易找到。

容笔者说明一点,我并非要怪罪于性取向,也知道有同性恋双亲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在今天这个时代,社会愈接纳、支持同性恋伴侣,这些家长也更容易建立较稳定的家庭。但在上一世代却并非如此。因此社会科学家、双亲、与同性恋运动人士应避免「假设」这类孩子和一般人无异。

是项研究发表之际,同性婚姻争议、捍卫家庭法案、总统对相关问题改变态度、同性婚姻八号法案,或美国各州就相关问题已经、或即将进行的公投等事件已闹得沸沸扬扬。新家庭结构研究结果,引申出怎样的政治信息并不清楚。一方面,此研究指出同性双亲架构之不稳定性,则可被解读为,应将婚姻制度延伸至同性伴侣,以增强其相对稳定性。但另方面也可以说,同性伴侣关系太不稳定了,若贸然花上政治与经济资本以推崇、支持这种新(但小众)的家庭模式,鼓励美国人扬弃较稳定的已婚父母照顾亲生子女模式,这是一场社会豪赌。毕竟后者远较前者普遍,且行之有效,再说按数据,这种模式能为孩子提供最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