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ng.org/opinions/reality-anyone-1720538850
現實嗎?同性婚姻支持率下降並不奇怪
Reality, anyone? A decline in support for same-sex marriage shouldn’t surprise us
約瑟夫·巴克霍姆(Joseph Backholm)(https://wng.org/authors/joseph-backholm)
2024年7月10日
Longfin Media/iStock/Getty Images Plus via Getty Images
在最高法院發明同性結婚的憲法權利近10年後,蓋洛普最近的一項調查(https://news.gallup.com/poll/646202/sex-relations-marriage-supported.aspx)顯示,對同性婚姻的支持率正在下降。雖然支持同性婚姻的美國人仍然高達69%,但近年來民主黨人、共和黨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支持率都有所下降。共和黨人的支持率已降至50%以下,民主黨人的支持率從2022年的87%降至83%。
盡管最近的支持率有所下降,但依然強勁的公眾支持率讓我們想起了近幾十年來在美國和整個西方發生的道德革命。事實上,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作為一名民主黨人在2008年當選總統時曾表示,他相信婚姻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關係(https://time.com/3702584/gay-marriage-axelrod-obama/)。時代變了。盡管他那時的立場是正確的,但他很快就放棄了這一立場。如今,華盛頓特區可能沒有一個當選的民主黨人會公開同意這一立場。甚至許多共和黨人也不願為其辯護。最近的民意調查是否證明了購買者的悔意?
同性婚姻是作為一種解決嚴重社會不公的方案出售的。人們本來就可以建立任何他們想要的關係,但我們卻被告知,將婚姻的定義限制在能夠生育孩子的關係上,在道德上就相當於分開飲水機(https://www.thepublicdiscourse.com/2014/09/13730/)。然後,我們又被告知人們被拒絕到醫院就診的故事。這一招果然奏效。
從那時起,我們對醫院探視權的擔憂就被男同性戀者躺在病床上(https://x.com/gay_lumberjack/status/1657699095140618240)抱著新生兒、扮演剛生完孩子的母親的畫面所取代。這樣做的目的似乎是要告訴世人:「我們和你們一樣」,但對許多人來說,效果卻適得其反。美國中間派可能很難分享同性伴侶是多麼「正常」的興奮,因為他們總是忍不住去想那個租用子宮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女人,以及孩子會永遠懷念她的事實。但這個例子很好地詮釋了同性婚姻的一貫宗旨:只考慮未來五分鐘的幸福,完全不考慮未來一百年的後果。
除此之外,「愛就是愛」等口號也是重新定義婚姻的運動的定義。如果我們胆敢說有什麼比別人的幸福更重要,我們就會被當成壞人。但現在,別人的幸福需要變裝皇后在小孩子面前扭屁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5Z0u03naAA),而孩子們的媽媽應該在一旁觀看並鼓掌,因為反對是一種批判。
同性婚姻被說成是一種寬容的行為,但同意寬容的人一接受條件,就馬上開始被起訴(https://adflegal.org/client/jack-phillips)。然後,他們被告知必須使用偏愛人稱代名詞(preferred pronouns)(https://www.nyc.gov/site/cchr/law/legal-guidances-gender-identity-expression.page),在六月期間在隔間裡展示驕傲旗幟(https://www.nyc.gov/site/cchr/law/legal-guidances-gender-identity-expression.page),並肯定男人可以生孩子的觀點。如果不遵守,就有可能遭到社會排斥,甚至更糟。他們想知道傳遞所謂「寬容」的信息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事實上,道德革命發生得如此之快,公眾輿論變化得如此之快,這可能與道德革命背道而馳。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目前尚不清楚對同性婚姻的支持是否已經達到頂峰,但我們可以確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支持不會占上風,因為它始終是建立在謊言之上的。假裝男人和女人是一樣的,或者孩子們沒有父母中的一方也會很好,這些都是註定要失敗的前提,這並不是因為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心懷不軌,而是他們在對抗宇宙法則。
即使我們覺得不方便,這些法則也是存在的。我們可能希望飛翔,卻相信萬有引力定律歧視沒有翅膀的生物。我們甚至可以集合起來,發表演講,通過立法來廢除歧視我們、阻礙我們真實生活的萬有引力定律。但是,當我們跳下屋頂來證明我們不受萬有引力影響的那一刻,我們所做的只是發現了我們管轄權的局限性。人類不是為飛翔而生的。
人類也不是為了隨心所欲地取悅自己而誕生的。西方的許多人都想成為超人,我們在可以成為超人的前提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然後我們跳了下去。是的,我們被警告過,但現在這是真的。在我們跳躍之後的這幾秒鐘裡,我們才剛剛開始認識到我們所犯的錯誤的嚴重性。
約瑟夫·巴克霍姆
約瑟夫是家庭研究委員會(Family Research Council)負責聖經世界觀和戰略參與的高級研究員。此前,他曾擔任立法律師,並在華盛頓家庭政策研究所(Family Policy Institute of Washington)擔任了10年的總裁兼總法律顧問。他還曾在科爾森基督教世界觀中心(Colson Center for Christian Worldview)「你會怎麼說」(What Would You Say?)擔任法律顧問和總監,在那裡他發展和推出一個同名字的YouTube頻道。他的YouTube生活始於他在一系列探索性別認同邏輯的視頻,他在視頻中認同自己是一名身高6英尺5英寸的中國女性。他和妻子布魯克(Brook)育有四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