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rc.org/socetherapybans

保障受助者与治疗师有自由选择改变性倾向治疗的权利

Peter Sprigghttp://www.frc.org/peter-sprigg),政策研究组资深研究员

下笔之际,美国两个州(加里福尼亚州与新泽西州)已经立法禁止辅导专业人员「为18岁以下人士提供改变性倾向治疗服务」。2014年,华盛顿州考虑连续第三年禁止;其他如弗罗里达、麻萨诸塞、明尼苏达、纽约、俄亥俄、宾夕凡尼亚、弗吉尼亚等州亦通过类似法案。此外,众议员Jackie Speier(民主党员,加里福尼亚州)在联邦政府层面提出一项无约束力法案-H. Con. Res. 69,对相关禁令表支持。[1]

美国心理学联会和某些其他类似专业组织一直批评「性倾向修复治疗」或「改变性倾向治疗」,但此类组织有其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偏见,在同性恋问题上尤其如是。虽然如此,但美国心理学联会在其宣言内提到性倾向修复治疗时,也不支持立法禁制。

问:同性恋是否天生的?

答:从来没研究证据显示同性恋倾向是天生的。

1990年代早期有三项研究让媒体大肆报道,认为已证明找到「同性恋基因」(或导致同性恋的内在生理因素);然而相关研究结果早已被推翻,因后续研究根本无法重演之前的结果。[2]

事实上,美国心理学联会在最近期声明中也说:「对于人发展出异性恋、双性恋、或同性恋倾向之原因,科学家意见不一…许多人认为当中涉及先天与后天因素,都有着复杂角色…。」[3]

如果同性恋倾向之发展涉及任何「后天因素」,就不能概括地说「同性恋是天生的」。哥伦比亚大学与耶鲁大学研究员发现证据支持此说-「童年或前青少年期时性别社会化较弱,塑造后来的同性恋取向」。[4]

问:同性恋倾向会随时日改变吗?

答:可以,且在年青人中间尤其普遍。

有充分证据显示,性倾向会改变、而非固定的,年青人尤其如是。但相关法例却剥夺年青人寻求改变的自由。美国青少年同性恋专家Ritch Savin-Williams在一项大型研究里指出,「称完全只受同性吸引的男孩中,一年后仅11%称仍只受同性吸引…」[5]性倾向不仅可能改变,在有同性吸引倾向的青少年之间,这更是常态。

问:「性倾向修复治疗」或其他「改变性倾向治疗」能有效助人改变性倾向吗?

答:研究、临床实证,并个人见证皆显示,相关治疗有助人改变性倾向。

许多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辅导员与治疗师都报告,帮助人改变同性恋倾向的成功案例。其中不少研究与临床实例发表已数十年,经过同业审视。[6]连美国心理学联会都承认,[7]「有人称在接受相关治疗后得益」。[8]

Nicholas A. Cummings任凯泽永久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首席心理学家20年,曾任美国心理学联会主席。他并非反对同性恋的社会保守派,然而他于2013年在《今日美国》(USA Today)撰文道:「同性恋者有权确认其同性恋特质」,「然而,若说所有同性恋倾向皆不可改变,是扭曲事实」。在执业年间Cumming曾写道:「在我照管的病人当中,曾有数以百计同性恋者成功改变性倾向。」[9]

问:改变性倾向治疗对病人有害吗?

答:美国心理学联会也承认,「没证据显示」有害。

以下引述常被征引的、美国心理学联会工作小组报告2009[强调为本文所加]:

总言之,目前缺乏科学上够严谨的研究,能提证据质疑改变性倾向治疗的安全性。无论早期或近期研究报告,皆无清楚的证据显示病人因接受改变性倾向治疗而受害,此类伤害也不常见,因此迄今为止,并无科学上设计严谨而专门为探讨此问题而设的研究。因此我们不能说,接受相关治疗有多少可能受害。然而,无论早期或近期研究均显示,部分人士企图改变倾向,可能导致或引发抑郁或精神问题…[10]

并没有人能提科学证据证明改变性倾向治疗有害,从上引报告用字,如「缺乏科学上够严谨的研究」、「无清楚的证据显示」、「无科学上设计严谨而专门为探讨此问题而设的研究」、「我们不能说…」等句子可见,说改变性倾向治疗「可能」导致抑郁不过是猜想。

美国心理学联会小组报告另处又说:

虽然近期研究并未有实质证据,证明性倾向改变治疗之成效或损害,但有部分近期文献指,有病人觉得治疗期间受伤害。

换言之,论者乃是在「未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质疑性倾向修复治疗之成效,并指其有害。「有病人觉得治疗期间受伤害」一句,显示所谓「有害」的证据主要源于个人感受。但论者同时又否定此类治疗有效的「个人感受」报告(还有临床与研究实证),提出禁制。

问:立法禁制可能致害的极端形式治疗法,岂不尚算合理?

答:没实质证据显示,今天在美国任何地方有人进行极端的性倾向修复治疗。

倡议禁绝相关治疗者,往往会提及有关极端形式治疗的恐怖故事,诸如电击治疗、逆向治疗(包括引发病人与同性恋性兴奋相关的痛楚或不安感),及青少年营会或留宿治疗。此说仅有一个问题-并无实质证据证明,今天真有一个改变性倾向治疗师使用这些方法。

在没有近年个案为证的情况下(数十年前可能有人试过此类方法),新泽西州听证会上最少一名证人编造故事,说自己曾被送进住宿营会,接受使用极端方法的性倾向修复治疗。其后有人深入调查,[11]发现相关供辞原来是电影情节,该出电影由著名易服癖影星RuPaul主演。[12]

今天加里福尼亚州与新泽西州已禁制性倾向修复治疗,并倡议其他地方随行,且禁制并不限于所谓的「极端」形式,而是禁绝所有改变性倾向治疗,包括用最简单方法-只靠谈话的-也禁止。

问:之前可有法例禁止任何形式的「谈话治疗」?

答:没有。倡议禁绝改变性倾向治疗人士,未能举出一个立例禁止治疗师按病人意愿提供谈话治疗的案例。

事实上,部分州政府竟然基于相关治疗致害甚为表面的证据(只有时、可能致害),就侵犯治疗师与病人的私隐,实在令人咋舌。

问: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应该违反「同性恋」孩子意愿,强制他们改变成为异性恋者吗?

答:虽然父母有权决定如何教养孩子,但性倾向修复治疗只为自觉想摆脱同性恋倾向的青成年、或成年人而设。

任何性倾向改变治疗的关键之一,在于受助者改变的动机。受助人不论年龄,若他们对自己的「同性恋」身分感满意,绝少、甚至应该没有性倾向修复治疗师会干预,企图改变他,就是受助人本身提出要求,他们也不会提供服务。

然而立法禁止改变性倾向治疗,却不限于非自愿情况,而是禁绝任何相关治疗,就算年青人本身不喜欢其同性恋倾向,也不自称「同性恋者」,渴望接受治疗,也不获批准。

问:在病人意愿及观点方面,禁止改变性倾向治疗之法例是否中立?

答:不是。相关法律容许治疗师鼓励同性恋倾向受助人接受自己的同性恋者身分,却不许治疗师帮助此类病人达致心目中理想的异性恋者身分。

立法规管关乎少数性倾向的心理治疗法,如果是禁止治疗师鼓励或帮助病人接受、或排斥任何种类的性感觉;禁止鼓励或协助进行、或排斥任何种类的性行为;也禁止鼓励协助、或排斥任何性倾向身分,方称得上「中立」。但改变性倾向治疗的禁令并非如此,而是容许治疗法肯定既展现的性倾向,却禁止协助病人摆脱或改变既有表现(如同性吸引倾向、同性恋行为,或身分认同),连由病人主动提出也不获受理。

问:立法禁止改变性倾向治疗法是否合宪?

答:反对立法的一个重要理据,是相关法例违法美国宪法第一修订案-保障言论自由。

目前加里福尼亚州及新泽西州已实施此法,但律师团体自由议会(Liberty Counsel)成员正向联邦法庭提出诉讼。

2012年12月,美国地区法庭法官William B. Shubb颁发初期禁制令,反对加里福尼亚州法例SB 1172。Shubb指,「因为SB 1172限制言论内容,禁止表达某类观点,而相关观点必须经过仔细审理」,证明其「非常强烈的违反政府利益」,而禁令亦「只应用作捍卫该利益」。Shubb法官总结说,「然而,指改变性倾向治疗『可能』有害少数群体的证据,只基于理据可疑、科学方法不完全、且不涉及年青人的几个研究,因此并不符合『经仔细审理』的标准」。[13]

然而,加里福尼亚州另一地区法院法官却同意该法例;[14]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一个由三名法官组成的审讯团也于2013年8月裁定,相关法例只针对「专业操守」,而非「言论」。[15]2014年1月,第九巡回上诉庭驳回重开听证会的提案,但其中三名法官强列反对。Diarmuid O'Scannlain法官写道:

就相关议题,加里福尼亚州政府禁止合资格专业人员对病人说某些字句,称此等言论为「操守」;审讯团意见完全忽视第一修订案规限,继而违反最高法院近日判决,忽略捍卫言论自由之宗旨,误读本案,以加里福尼亚州禁令越过第一修订案约束,以专业法规的名目,禁绝不受欢迎的政治表达。[16]

2014年2月6日,自由议会代表向美国终审庭提出上诉。[17]

问:禁止改变性倾向治疗会否影响宗教自由?

答:会。因相关法例令部分人难以得到辅导,以帮助他们遵行他们的信仰教导。

美国宪法第一修订案保障宗教自由,包括相信、教导、遵守某种信仰,相信若干行为模式-包括性行为-有违神旨意。有人相信同性恋行为违反神旨,他们可能寻求接受改变性倾向治疗,以助他们履行所信。

尽管目前就禁止改变性倾向治疗法案所提上诉案,谨提出宪法上的言论自由理据,其实也牵涉宗教自由。

总结

立法禁止改变年青人的性倾向治疗,将剥夺治疗师、并寻求帮助的年青人的自由;现有证据并不支持相关禁令,有违真理与自由。

注:

[1] "Bill Text 113th Congress (2013-2014) H.CON.RES.69.IH,"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HOMAS, accessed on March 20,  http://thomas.loc.gov/cgi-bin/query/z?c113:H.CON.RES.69

[2] Peter Sprigg and Timothy Dailey, eds., Getting It Straight: What the Research Shows about Homosexuality, (Washington, D.C.: Family Research Council, 2004), accessed on March 20, 2014,  http://downloads.frc.org/EF/EF08L41.pdf.

[3]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essed March 19, 2014, http://www.apa.org/topics/lgbt/orientation.pdf.

[4] Peter S. Bearman and Hannah Brückner, "Opposite-sex twins and adolescent same-sex attr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7 (5) (2002): 1179-1205, accessed on March 20, 2014, http://www.jstor.org/discover/10.1086/341906?uid=3739936&uid=2&uid=4&uid=3739256&sid=21103811034373.

[5] Ritch C. Savin-Williams, "Who's Gay? Does It Matter?"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2006): 140-44. Accessed on March 20, 2014,  http://cdp.sagepub.com/content/15/1/40.short

[6]此研究概览参 "600 reports of clinicians, researchers, and former clients," can be found in: James E. Phelan, Neil Whitehead, Philip M. Sutton, "What Research Shows: NARTH's response to the APA Claims on Homosexuality,"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Vol. 1 (2009), 9-39, accessed on March 20, 2014, http://www.unav.es/icf/main/top/diciembre09/Narth_What-research-shows-homosexuality.pdf.

[7] "Report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the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Responses to Sexual Orient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essed March 19, 2014, http://www.apa.org/pi/lgbt/resources/therapeutic-response.pdf.

[8]相关例子参Bob Davies with Lela Gilbert, Portraits of Freedom: 14 People Who Came Out of Homosexuality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2001).

[9] Nicholas A. Cummings, "Sexual reorientation therapy not unethical: Column," USA Today, July 30, 2013, accessed on March 19, 2014,  http://www.usatoday.com/story/opinion/2013/07/30/sexual-reorientation-therapy-not-unethical-column/2601159/.

[10] "Report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the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Responses to Sexual Orient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ccessed March 19, 2014, http://www.apa.org/pi/lgbt/resources/therapeutic-response.pdf.

[11] Christopher Doyle, "Transgendered 'Woman' Lies about Therapy 'Torture,'" World Net Daily, March 21, 2013, accessed on March 20, 2014, http://www.wnd.com/2013/03/transgendered-woman-lies-about-therapy-torture/.

[12] Wikipedia contributors, "But I'm a Cheerleader,"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accessed March 20,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But_I%27m_a_Cheerleader.

[13] Welch v. Brown, 907 F. Supp. 2d 1102 (E. D. Cal. 2012)

[14]Pickup v. Brown, 2012 U. S. Dist. LEXIS 172034 (E.D. Cal., Dec 4, 2012).

[15]Pickup v. Brown, 740 F 3d 1208, (9th Cir 2014)

[16] Pickup v. Brown, 740 F 3d 1208, (9th Cir 2014) (O'Scannlain, J. 1215 dissenting from denial of rehearing en banc)

[17] "Liberty Counsel Petitions Supreme Court on Change Therapy Ban," Liberty Counsel, accessed March 20, 2014, http://www.lc.org/index.cfm?PID=14100&PRID=1404.